• <rp id="r4o9k"></rp>

  • <code id="r4o9k"><tt id="r4o9k"></tt></code>

    <dd id="r4o9k"></dd>
    <em id="r4o9k"></em>

  • <dd id="r4o9k"><track id="r4o9k"></track></dd>

    歐洲各國人口排名2021(軍事實力盤點歐洲篇)

    法國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七國集團成員,歐盟的主要話事人,在歐洲和北約都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國防自主性極高。法國在國際政治、軍事和經濟舞臺上都有重要影響力。同其鄰居英國和德國相比,法國外交和國防獨立,有自己獨立且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是歐盟國家中軍工體系最完整、軍力最強大的國家,不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個41天就投降的法國。

    法國國土面積55萬平方公里,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6500多萬,2021年GDP達2.9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軍費開支583億美元。法國現役總兵力26萬人,遠多于英國和德國,由陸、海、空軍三軍組成,其中陸軍14萬人,海軍5.5萬人,空軍6.5萬人。另外法國還有30萬預備役部隊,其中陸軍20萬人,海軍3萬,空軍7萬人。還有包括警察部隊,憲兵部隊等在內的準軍事部隊10萬,文職人員10萬。

    海軍

    法國海軍總兵力5.5萬人,包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法國的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僅次于美國,也是世界上除美國以外裝備核動力航母的國家,除了預警機和蒸汽彈射器使用美國外,其余均為自行研發,也是目前世界上唯四的能研發艦載固定翼戰斗機的國家。

    法國海軍擁有1艘戴高樂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3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1艘梭魚級攻擊核潛艇,4艘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2艘地平線級護衛艦,8艘歐洲多任務護衛艦的法國版阿基坦級護衛艦,5艘拉斐特級導彈護衛艦和6艘花月級護衛艦,艦艇總噸位超過35萬噸,可謂實力強大。

    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是法國目前唯一在役的航空母艦,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和世界上唯一一艘非美國海軍隸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是法國海軍旗艦。別看法國的航空母艦比中國和英國的航空母艦噸位小得多,但是實際戰斗力可一點不差。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261.5米,寬64.36米,吃水9.43米。排水量標準35000噸,滿載42500噸。為了節省經費,動力系統使用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的K15核反應堆,導致動力不足,實際的最高航速僅25節。戴高樂號最多能搭載40多架飛機,通常搭載24架陣風M艦載固定翼戰斗機,4架E-2C空中預警機和5到6架的直升機。

    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采用核反應堆作動力,雖然偷懶采用核潛艇的反應堆導致速度慢,但始終是核動力。因為采用彈射器和攔阻索,法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可以做到滿油滿彈起飛,而且可以搭載固定翼預警機,戰斗力可一點沒受限制。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除了蒸汽彈射器和預警機,都是法國自行研制,是法國國防自主的一個縮影。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是法國海軍21世紀建造的新型兩棲攻擊艦,首艦2003年建造,2004年下水,2005年服役。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總共建造了5艘,其中法國海軍3艘。另外兩艘本來是為俄羅斯建造的,但是因為烏克蘭問題導致最終沒有交付俄羅斯,而是轉賣給了埃及。值得一提的是,埃及后來還從俄羅斯手中購買了專門為這2艘兩棲攻擊艦生產的艦載機。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長199米,寬32米,吃水6.3米,標準排水量16500噸,滿載排水量21500噸。西北風級是法國海軍首種采用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的船艦,以3具瓦西蘭柴油發電機組(功率6.2MW,8300馬力)與1具輔助柴油發電機組(功率3MW,4030馬力);而推進器則采用2具Rolls Royce集團提供的MERMAID可轉式囊莢電動推進器(每具功率7.5MW,共15MW,約20400馬力)。最大航速18.8節,最大續航10700海里。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裝備2座六聯裝防空導彈發射器,2座30毫米70倍徑機炮,4挺12.7毫米機槍。最大可以搭載16架艦載直升機,70輛坦克和裝甲車,900名陸戰隊員,2艘LCAC/氣墊登陸艇,4艘LCU/LCAT登陸艇。

    地平線級驅逐艦

    地平線級驅逐艦是法國和意大利兩國共同研發的新一代防空驅逐艦,主要裝備都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次要的系統上根據本國需求而有所差異。作戰系統均是法國DCN研發的SENIT-8戰斗系統,PAAMS防空導彈系統由EMPAR雷達與4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

    地平線級驅逐艦2002年開工建造,2005年下水,2009年服役。其中法國建造2艘,意大利建造2艘,均由于價格問題低于其計劃建造數量,看來這些歐洲的發達國家也不怎么有錢。

    地平線級驅逐艦長152.87米,寬20.3米,吃水5.4米,標準排水量5600噸,滿載排水量6635噸。動力系統采用2臺GE/Fiat Avio LM-2500+燃氣渦輪/62560,2臺SEMT Pielstick 12 PA6 STC柴油機/11750,最高航速29節,最大續航7000海里。

    武器裝備為4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裝填紫菀防空導彈15型16枚,紫菀防空導彈30型32枚,另外還預留有16單元的空間,故最多能達到64單元,搭載1架直升機。

    法國版地平線級驅逐艦裝備2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超快速型,并列于艦橋前方,艦體中段以半埋方式安裝8枚飛魚反艦導彈。

    意大利版地平線級驅逐艦裝備3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超快速型,其中兩門并列于艦橋前方,第三門位于直升機庫上方;裝備8枚意大利自產的奧圖瑪Mk.3反艦導彈。

    歐洲多任務護衛艦

    歐洲多任務護衛艦就是FREMM級護衛艦,是法國和意大利繼地平線級驅逐艦之后再次聯合研發的新一代護衛艦。其中法國版因其首艦阿基坦號也稱之為阿基坦級,意大利版因其首艦米尼號也稱之為米尼級。

    FREMM級護衛艦的法國版分為防空型和反潛型,意大利版分為通用型和反潛型。首艦2007年開工建造,2010年下水,2012年服役。其中法國建造8艘,意大利建造10艘,另外出口埃及2艘,出口摩納哥1艘。

    FREMM級護衛艦長140.4米,寬19.7米,吃水5米,法國版滿載排水量5750噸,意大利版滿載排水量6250噸。動力系統采用CODLOG方式,采用1臺LM-2500+G4燃氣渦輪/43000馬力,4臺1.2MW級柴油發電機組/11265馬力(法國為MTU 4000,意大利為Isotta Fraschini),2臺EPM主推進電機,最大航速27節,最大續航力6000海里。

    法國版武器裝備為1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62倍徑艦炮超快速型,16單元的Sylver A-43垂直發射系統,裝填Aster-15短程防空導彈;16單元的Sylver A-70垂直發射系統,裝填SCALP-NAVAL對地巡航導彈。(防空型為32單元的Sylver A-50垂直發射系統,裝填16枚Aster-30區域防空導彈和16枚Aster-15短程防空導彈。)2座四聯裝MM-40 Block-3飛魚反艦導彈發射系統,2挺12.7毫米機槍或20毫米機炮,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系統,使用MU-90魚雷。搭載1架NH-90反潛直升機。

    意大利版武器裝備為2門奧托·梅萊拉76毫米62倍徑艦炮超快速型,16單元的Sylver A-43垂直發射系統,裝填16枚Aster-15短程防空導彈,預留后續安裝A-70Sylver 系統的空間。4座雙聯裝Teseo Mk.2導彈發射系統,通用型裝填8枚奧圖瑪MK.2反艦導彈,反潛型裝填奧圖瑪MK.2與Milas反潛導彈各4枚。2座25毫米機炮,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系統,使用MU-90魚雷。搭載2架NH-90反潛直升機。

    其中法國版搭載1架NH-90反潛直升機,意大利版搭載2架NH-90反潛直升機。均搭載1艘長11米的RHIB快速突擊艇。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FREMM級護衛艦其實就是地平線級的低配版,噸位都差不多,只是配置更低了,造價大幅度下降。相控陣雷達采用更便宜的,連發動機都少用了1臺LM-2500燃氣輪機,垂直發射單元也從48單元減少到32單元,連艦炮都少了1座,同樣缺少近防武器系統。這樣的低配版盾艦,也難怪價格會便宜很多。

    拉斐特級護衛艦

    拉斐特級護衛艦是法國海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發展的一款以巡邏為主、兼顧反艦、防空的多用途護衛艦,自動化程度之高列居各國海軍護衛艦之首。是世界上第一種在設計中完全綜合了隱身性能的作戰護衛艦,但是該級艦的缺點是反潛能力嚴重不足,只能暫時作為導彈巡邏艦使用。

    拉斐特級護衛艦艦長125米,艦寬15.4米,吃水5.8米,標準排水量3200噸,滿載排水量3600噸。動力系統采用4臺SEMT-皮爾斯蒂克12 PA6 V 280 STC柴油機/20800,最大航速25節,最大續航力9000海里。武器裝備為1門Mod 1968 CADAM II 100毫米55倍徑艦炮,16單元的紫菀-15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2座四聯裝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器,2座雙聯裝B-515324毫米魚雷發射器,1座八聯裝CN-2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發射器(備彈24枚),最大射程15千米,射高6000米,速度3.6馬赫。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花月級護衛艦

    花月級護衛艦是法國海軍的遠洋巡邏護衛艦,本級艦同拉法耶特級護衛艦相同,并無高烈度正規作戰能力,僅配置極簡單的船電與武裝,主要功能包括近距離反水面、少量的遠距離反水面能力以及最低限度的點防空能力,而不具備任何反潛能力。

    花月級護衛艦艦長93.5米,艦寬14米,吃水4.3米,標準排水量2600噸,滿載排水量3000噸。動力系統采用4臺Pielstick 6PA6L280柴油機/8820,最大航速20節,最大續航力10000海里。武器裝備為1門Mod 1968 CADAM II 100毫米55倍徑艦炮,2座單管MM-40飛魚反艦導彈發射器,2座雙聯裝西北風防空導彈發射器,搭載1架直升機。

    陸軍

    法國陸軍總兵力14萬人,主要裝備坦克、裝甲車、火炮、輪式車輛、輕武器均自成體系,沒有一件進口裝備。主戰坦克有220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和600多輛AMX-30B2主戰坦克,各種裝甲車輛6000多輛,155毫米牽引炮105門,155毫米凱撒自行火炮273門,227毫米火箭炮61門,120毫米迫擊炮363門,反坦克導彈2000多具,反坦克火箭筒20000多具,20毫米高炮774門,中近程防空導彈500多部。此外法國陸軍還裝備有40架的虎式武裝直升機,是當今世界的先進武裝直升機。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是法國最新一代主戰坦克,其1000萬美元的造價,讓同時代的主戰坦克望塵莫及,放眼全球僅有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的造價與勒克萊爾媲美。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乘員3名,長度9.87米,寬度3.3米,高度2.7米,重量53噸,發動機是V8X1500超高增壓柴油機,功率1500馬力,最大速度71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50千米,主要武器為120毫米滑膛炮,備彈47發,并采用自動裝彈機。

    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到目前的外銷記錄,也只有阿聯酋購買了390輛,相比美國的M1系列和德國的豹2系列可是差遠了,不過也難怪,畢竟1000萬美元的造價也不是隨便哪個國家能承受。

    虎式直升機

    虎式武裝直升機由法國和德國聯合研制,1983年德國戴姆勒宇航和法國馬特拉宇航開始研制,1991年首飛,1992年德國戴姆勒宇航和法國馬特拉宇航合并為歐洲直升機公司,2003年開始服役。除了法國和德國使用外,現已外銷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兩國。

    虎式武裝直升機機身長 14.08米,全長 (含主旋翼)15.8米,主旋翼直徑13米,機高5.2米,最大起飛重量6000千克。發動機為2臺MTR-390渦輪發動機,單機功率1285馬力,最大巡航速率230千米/小時,續航力800千米。

    虎式武裝直升機的武器裝備為1門GIAT M781 30毫米單管機炮,備彈450發。兩個武器掛載短翼,每個短翼下方有兩個掛載點,可加掛四聯裝的反坦克導彈和空對空導彈,以及22聯裝SNEB 68毫米火箭發射器,武器總掛載量為1800千克。

    凱撒自行火炮

    冷戰時期法國軍隊的戰略機動能力遠遜美軍和蘇軍,但法國在非洲等地擁有巨大的海外利益,經常需要遠距離作戰,需要進行戰略火力投送。于是就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一種以卡車為底盤的輕型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并要求能使用C-130運輸機運輸。

    1994年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推出凱撒車載自行榴彈炮,裝有先進的指揮控制和通訊系統,可獨立作戰,戰斗轉換僅需3分鐘左右。目前已經裝備法國陸軍,并出口到沙特、印尼、泰國等國。

    凱撒卡車炮使用奔馳烏尼莫克底盤,公路行駛速度達到100公里/小時,行程600公里。將一門52倍口徑的155毫米榴彈炮安裝在卡車底盤上,通過大型一體化駐鋤板來承受火炮射擊的大部分后坐力,并增加了發射時的穩定性。155毫米火炮可配用多種裝藥,采用半自動裝填,射速6發/分鐘,發射超遠程榴彈最大射程50公里。

    凱撒卡車炮戰斗全重18.5噸,最輕狀態只有16噸,當然也幾乎無防護能力,可通過C-130運輸機將一門凱撒火炮和一個基數的彈藥從法國直接空運至非洲。只要是越野卡車能到的地方,車載炮也都能到。具有完美卓越的戰略投送機動性和戰場戰術機動性,滿足了現代炮兵遠程機動、快打快撤的需要。

    凱撒卡車炮是世界第一門標準意義的大口徑車載榴彈炮,是現代卡車炮的始祖。但是這門火炮其實是被逼出來的。美軍和蘇軍由于戰略機動能力強,裝備大量重型的履帶式自行火炮,根本不考慮輕便的車載榴彈炮。而法國沒有實力大規模裝備大型運輸機,戰略投送能力和美蘇相差巨大,所以才搞出了這樣一型火炮,但是沒想到一下子引領了自行火炮的發展潮流。

    空軍

    法國空軍總兵力6.5萬人,主力裝備陣風戰斗機和幻影戰斗機,目前并沒有裝備第四代戰斗機。主要機型包括95架陣風戰斗機,300多架幻影戰斗機,100多架美洲虎攻擊機,60架幻影2000N型戰斗轟炸機,4架E3F空中預警機,89架直升機。其中幻影戰斗機更是一款暢銷世界的名機,我國的臺灣省也曾經引進一批,陣風更是被法國賣出了2億多美元的天價,比美國的四代機F35還貴。法國空軍缺少大型的轟炸機,但是法國人并不在意,通過使用戰斗機掛載核彈以獲得空基核打擊能力。法國空軍也沒有大型運輸機,裝備的A400M運輸機只能算是中型運輸機,最大載重只有37噸,無法運載主戰坦克,并且裝備數量不多,只有20架左右。

    陣風戰斗機

    陣風戰斗機是由法國達索飛機制造公司設計制造的第三代半戰斗機,與歐洲臺風戰斗機、瑞典薩博JAS-39鷹獅戰斗機并稱為歐洲三雄。陣風戰斗機1982年開始研制,1986年首飛,2001年服役,除法國裝備外,已經出口印度等國。

    陣風戰斗機多用途作戰能力非常全面,不僅??占骖?,而且空戰和對地、對海攻擊能力都十分強大,甚至還有核攻擊能力,還能作為航母艦載機,屬于全能通用型戰斗機。

    陣風戰斗機是法國??哲姷耐ㄓ脵C型,陣風M是海軍艦載型,陣風F3是核彈攻擊型,是法國??哲娔壳白钕冗M的戰斗機。陣風戰斗機長15.27米,翼展10.8米,高5.34米,最大起飛重量24.5噸。發動機采用2臺斯奈克瑪M88-2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最大航程3700公里,裝備1門GIAT 30機炮,備彈125發;擁有14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9噸。

    A400M運輸機

    A400M是歐洲研發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最早1993年開始研發,由歐洲多家著名的防務公司參與。歐洲人的合作項目歷來避免不來的拖延扯皮,導致A400M研發計劃一再延后,直到2009年才首飛,2013年才服役。該機采用貨倉寬體化設計,貨倉容積非常大,非常有利于運輸大型裝備,但是其最大載重卻不高,無法運輸歐洲國家裝備的主戰坦克,這一點倒是搞不懂歐洲人。

    A400M運輸機長43.8米,翼展42.4米,機高14.6米,最大起飛重量141噸,最大載重37噸。使用4臺功率達11000軸馬力的TP400-D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也是歐洲目前功率最大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560公里/小時,載重20噸時最大航程9300公里,載重37噸時最大航程3300千米。

    其實A400M運輸機也是歐洲多國妥協的產物,各國需求不同導致最終成為一個四不像。實際上A400M運輸機就性能而言,沒有比歐洲各國普遍裝備的C130戰術運輸機強多少,并不能算作是一款戰略運輸機。雖然貨倉寬大,但是因為最大載重量只有37噸,根本無法運輸主戰坦克,重型裝甲車和防空導彈等大型武器裝備,而這些重要的武器裝備對戰爭的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A400M運輸機也反應出歐洲各國在大型運輸機領域已經落后,已經不是和中、美、俄一個層次的對手。畢竟日本研發的雙發C-2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都和A400M運輸機差不多,只不過運載量要低一些。

    核力量

    法軍并沒有裝備核導彈發射井、導彈發射車等陸基核裝備,但擁有空基核戰斗轟炸機(通過戰斗機掛載核彈的方式)和?;鶑椀缹椇藵撏?,屬于典型的二位一體核力量,這一點比英國強,英國現在只剩下?;肆α?。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現役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是法國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該級艇用于取代法國可畏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戰略核威懾的主要組成部分。凱旋級戰略核潛艇1981年開始研制,首艇1989年開工建造,1997年正式服役,共建造4艘,分別為凱旋號、魯莽號、警戒號和可懼號。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長138米,寬12.5米,吃水10.6米,最大排水量14335噸,極限潛深達400米,自持力90天,艇員編制111人。采用1臺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功率150兆瓦,單軸泵噴推進,最大航速25節。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搭載16枚M-51潛射彈道導彈,M-51導彈為三級固體燃料導彈,射程8000-11000千米,圓概率偏差300米,其攜帶12枚新型TNO彈頭。凱旋級共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和飛魚潛射反艦導彈,魚雷和導彈的攜載總量為18枚。

    M-51彈道導彈是法國第五代潛射遠程彈道導彈,具有射程遠,突防性、攻擊和生存能力強,小型化的特點,與M-45導彈相比,不僅射程大幅增加,精確度也明顯提高,將賦予法國更靈活的核打擊方式,有助于提高法國海洋戰略力量的裝備水準。

    M-51彈道導彈于1991年由法國原子能軍需事務局和法國原子能總署開始研制,1997年正式開始實施,2006年11月首次進行了測試,2010年1月27日首次從戰略核潛艇上成功發射,2010年開始裝備到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上。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是法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也是最新的攻擊核潛艇,主要用來替代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1998年開始研制,首艇2007年開工建造,2019年下水,預計2025年服役,計劃建造6艘。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長99.5米,寬8.8米,吃水7.3米,最大排水量5300噸,極限潛深達350米,自持力50天,艇員編制60人。動力系統采用1臺K-15壓水堆改進型,功率150兆瓦,單軸泵噴推進,最大航速25節。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共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包括F21黑鯊重型高速魚雷、SM39飛魚潛射反艦導彈和FG29水雷在內的各型武器,載彈量24枚。梭魚級還將裝載處于研發狀態的海軍型風暴幽靈SCALP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該導彈的最大射程為500千米。

    法國的核潛艇發展之路采取的是小步快跑的策略,迄今為止也只發展了兩代核潛艇,在數量上遠比不上美國和俄羅斯。但是卻足以滿足自身的戰略需求,而不至于陷入軍備競賽的漩渦中,獨立自主地保證了自己的戰略威懾能力。

    作者觀點

    法國與其他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軍事上極少依賴美國,自成體系,獨立性強,能自己搞的絕不求助于美國。這也是法國在國際舞臺上特立獨行的底氣,始終以世界性大國自居。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法國的軍事實力確實是數一數二的,軍工產業鏈完整,很少有國家能夠匹敵,但是也并不是沒有劣勢。核動力航空母艦也僅造了一艘,沒了下文,青黃不接?,F在第四代戰斗機中國、美國都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俄羅斯的也早已首飛成功,而法國,甚至歐洲仍然沒有看到四代機的影子。而且法國缺少大型運輸機和戰略轟炸機,這是個不小的缺陷。

    法國自戴高樂時代以來,一直有防務自主的傳統,幾乎所有的武裝裝備都是自行研發。這樣雖然裝備自主性強,但是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技術越來越先進,造價也越來越昂貴。其實法國和日本非常類似,技術實力有,經濟實力也不差,但是本國軍隊需求太少,如果不能通過外銷分攤整個武器裝備的研發費用,那么單價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長此以往,最終將不堪重負。

    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比拼是綜合國力的全面對比,不僅在于科技、經濟,更在于國家體量。法國雖然科技實力雄厚,經濟上雖然很強,但受制于體量限制,比起美國和中國卻是相去甚遠。在當今世界的舞臺上,其實力雖然足夠在歐洲獨步天下,但是在世界范圍內必將落后于中美等體量巨大的國家,無法再次成為世界性的大國。

    0a7cbd16609263e936df76d06864b1dd

    5e362e5e04213644056c388660558ec8

    64b4cfa07d38b5bb5d33e2ae8a67ce54

    6802f72b239c435883325a02aece3403

    05f14e3cdb5c8e31feace43df0632095

    067d2f1b9fc0e728ef49b479856a0fc2

    來源互聯網,侵權請反饋到3484479098@qq.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rivedirect.com/post/20958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6日 下午1:55
    下一篇 2023年4月26日 下午1:59

    相關推薦

    白洁被爽了七次

  • <rp id="r4o9k"></rp>

  • <code id="r4o9k"><tt id="r4o9k"></tt></code>

    <dd id="r4o9k"></dd>
    <em id="r4o9k"></em>

  • <dd id="r4o9k"><track id="r4o9k"></track></dd>